八乌图井
位于圆通寺街南口之西,北起圆通寺街,南至青龙阁前街,长58.6米。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建圆通寺时,在西侧凿井一眼,以满语音译名为“巴乌图井”,后形成街道,名字演变为“八乌图井”。
圆通寺街
位于大西街西段路南,北起大西街,南至牛角巷,长70米。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为悼念战争中死难者,令各地办道场超度亡魂。大同因姜镶叛变之役,死难者最惨,故在西街黉门南建立圆通寺,举办道场,后该街遂名为“圆通寺街”。
青龙阁前街
位于柴神庙街西口,北起八乌图井,南至娘娘庙前街,长200米。该街北端建有青龙阁,坐西向东,该街在阁前,故名。
青龙阁后街
位于青龙阁前街之西,北起八乌图井,南至娘娘庙后街,长282.8米。因该街位于青龙阁之后,故名。
一间房
位于棋盘街南口之西,东起赐福庵街,西至娘娘庙前街,长106米。因邱家角北街北口与棋盘街南口相汇之处,独建一房,该街在此房背后,故名。
财神庙街
位于牛角巷之南,东起一万贯庙街,西至青龙阁前街,长210米。据《大同县志》载:“财神庙在三皇庙旁,康熙初建”。庙在本街中段路北(现城区第二小学址),故名。
一万贯庙街
位于下华严寺之南,东起太宁观街,西至财神庙街,长138米。相传该街有一小商,在贩货途中遇雨,至赌坊避雨,一时赌性大发,连压数宝,赢钱万贯。归来后,乃于该街购地建庙,以酬神佑,命庙名为“一万贯庙”,街以庙名。
棋盘街
位于财神庙街东口之南,北起一万贯庙街西口,南至邱家角北街,长283米。清初该街为菜园,呈正方形,如同棋盘,后形成街道,故名。
娘娘庙前街
位于青龙阁前街之南,北起青龙阁前街,南至复兴街,长151米。该街南端西,原建有娘娘庙,(已拆除),故取名“娘娘庙前街”。
娘娘庙后街
位于邱家角西街东段路北,北起青龙阁后街,南至邱家角西街,长151米。该街在娘娘庙之西,与娘娘庙前街相对,故名。
复兴街
位于娘娘庙前街之南,北起娘娘庙前街,南至复兴营盘,长160米。原是城内西南角城墙脚下一片空地,建国后,逐渐形成街道,因靠近原复兴营盘,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