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赵佃玺  大同  交通  概况  文化  大同市  同话  历史  帝君庙  云冈 

博览大同

浅谈大同帝君庙(二)

   日期:2018-07-16     来源:市委今日大同    作者:佚名    浏览:3225    评论:0    
核心提示:“老子出关图”中,一位须发皆白、身着长袍的老者乘一青牛,后面有一童子相随,表现的是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

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紧靠黄河岸边,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地处峡谷、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是周朝时西出秦国的重要关隘。

传说当时函谷关守关关令叫尹喜,从小聪明过人,爱读古籍,好观天文。他在函谷关搭了一座草楼,没事就上楼观看天象。有一天他站在草楼上,突然看到东方有紫云聚集,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又听得耳边有声音说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尹喜急忙回头,四下却无一人,但四句诗却听的真真切切,已铭记心中。尹喜知道这是有圣人要来函谷关,就派手下的人收拾客房,清扫道路,准备迎接圣人。

这一天午后,尹喜刚上草楼,就看见关下有一老者,白发如雪,眉垂鬓,耳垂肩,须垂膝,倒骑一头青牛准备过关。尹喜知道这就是等候多时的圣人,急忙下楼,跪于青牛前拜道:“函谷关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者道:“贫贱老翁不敢受关令大人非常之礼,不知关令有何见教?”尹喜叩道:“尹喜不才,曾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紫气前又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尹喜早已安排好客舍,日夜东望,盼望圣人前来。今得见圣人,务求圣人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道。”老者道:“老朽姓李,名耳,字聃,只是一贫贱之人,关令认错了人。”

尹喜一听,明白眼前之人正是老子,就又拜道:“尹喜早就闻听您的大名,知道您是一位学问高深的圣人,仰慕已久,只是无缘相见。今苍天怜悯,让尹喜得见圣人之面。我知道,圣人一出函谷关,必然无影无踪,中原之人,无缘再见圣颜,今天您说什么也要在这里小住几日。”

老子见尹喜如此心诚,就答应了。尹喜将老子请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行弟子之礼,拜老子为师。

过了几天,尹喜向老子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先生将隐,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先生之圣智著为书,尹喜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子允诺,在函谷关住了百日,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著书一部,留与尹喜。这部书就是《道德经》。

老子去后,尹喜在草楼研读《道德经》,终于悟出真谛,修成大道,成为文始先生无上真人。

“庄子图”中,一位老者趴在岩石上,岩石上铺着一卷竹书,手握笔,笔杆末端顶在嘴唇上,做思索状。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梁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齐、楚曾欲聘为相,不应。当时人们喜欢游说,庄生更是喜欢其事,悠游自得。依老子思想著书十余万言,大部分是以寓言的形式说明道理,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逍遥齐物”思想就是庄子对老子的思想发展,后人并称二人为老庄学派,是道教思想的核心。

 
标签: 大同 帝君庙
打赏
 
更多>同类博览大同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博览大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