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庙的山门两边,各有一红色的壁墙,东面壁墙书“道法自然”,西面壁墙书“抱一守禮”。
“道法自然”,出老子《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法”是效法、学习。人要效法大地,大地则依法于天,天则要效法道,道则效法自然。笔者理解:大地生长万物,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没有薄厚,从不居功,但大地依天而四季交替。天的运行依其轨道和规律,它就是这样,就是如此。
“抱一守禮”,初看起来是道家和儒家文化相结合的一句话。
“抱一”出《道德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呼”。老子说:“道生一”。“一”是什么?“一”就是“道”。《说文解字》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抱一”就是与“道”合一,是纯自然的。
“禮”是儒学的核心,一般解释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行为规范和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禮”的简化字是“礼”,实际上,“礼”是“禮”的古字。两个字都从“示”。“示”这个字,《说文解字》说:“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時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示。”“示”的上面“二”字表示“天”,下面“小”表示日、星、月和它们的光。“豊”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禮”是人们面对日、月、星光所兆示的吉凶所进行的祭祀活动。“礼”更像面对日、月、星光而下跪的一个人。不难看出,无论“禮”还是“礼”,都是人为的活动,是人意识的体现,它不是纯自然的。
用纯自然的,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纯净的心态,去恪守人为制定的行为规范,这是矛盾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用道家思想解释“抱一守禮”是不通的,甚至这种提法都是荒谬的。
《管子·心术下》第三十七说“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这里的“专”与“一”意思相近,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用此意来解释“抱一守禮”可以,都是人有目的的控制意识活动,但写在道教的庙宇前是不是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