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杏”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唐杏”原产于欧洲,是一种珍贵的果品,后传入中国西部。
盛唐时期,西域国王把它作为贡品,献给唐王李世民,太宗食后,盛赞其甘美,于是将杏核儿亲手种植在皇宫大内之中,更名为“唐杏”,由于其个儿大味美,营养价值丰富又被百姓誉为“杏中之王”。
我县种植杏树历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就有大量种植。天镇县东沙河唐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零星引进种植,到上世纪末开始大面积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唐杏种植区。天镇东沙河唐杏单果重150-170g,果形圆润,果面黄色,硬脆爽口,口感细嫩,果实肉厚,丰味甘美,酸甜适口。杏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类,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杏果有良好的医疗效用,在中草药中居重要地位,主治风寒肺病,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热解毒。未熟果实中含类黄酮较多,类黄酮有预防心脏病和减少心肌梗死的作用;杏肉中含糖、蛋白质、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核黄素、尼克酸等。特别是维生素B17含量最为丰富,维生素B17是极有效的抗癌物质,并且只对癌细胞有杀灭作用,对正常健康的细胞无任何毒害;杏仁的营养更丰富,含蛋白质23%~27%、粗脂肪50%~60%、糖类10%,还含有磷、铁、钾、钙等无机盐类及多种维生素,是滋补佳品。
天镇人民对杏情有独钟,男女老少多喜食杏果,由于杏果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医疗效用,人民普遍健康长寿,现有百岁老人6人(最大的109岁),95岁以上老人83人。